新莆京(wns8888·China认证)官网-Made in China

光学分光镜综合介绍简析

2025-08-15 派大星

分光镜也叫分束镜,能通过自身镀膜特效实现将一束光分成多束的光学元件,通常由光学玻璃镀膜加工而成。其表面覆盖了分光膜,针对不同的分光镜形态,我们一般将其分成分光平片和分光棱镜两大类。

光学分光镜综合介绍简析 

分光镜特征及用途表

 分光镜特征及用途表

使用激光(直线偏光)的实验

在使用激光的实验中,半反射镜的分束比有可能随偏光特性发生很大的变化。理解了各种半反射的偏光特性的基础上,需要根据使用目的进行选择。

 

分光镜入射光和出射光偏振态对比表

类型

入射光偏振态

出射光偏振态

分光平片

45°线偏振光

圆偏振光

自然光

部分偏振光

 

 

分光光楔

 

45°线偏振光

圆偏振光

自然光

 

部分偏振光

 

 

普通分光棱镜  

 

45°线偏振光

圆偏振光

自然光

 

部分偏振光

偏振分光棱镜

任意偏振光

自然光

S 偏振光和 P 偏振光

消偏振分光棱镜

 

任意偏振光

自然光

与入射光偏振状态相同

比例分光片

(比例分光片)

分光平片,主要通过在基底玻璃一面镀分光膜,通常在另一面镀增透膜,从而把一束光分为反射的一束光和透射的一束光。比例分光片可以使用金属膜或介质膜制作,而二向色镜则必须使用多层介质膜真空蒸镀而成。高质量的介质膜分光片吸收损耗极小(通常<1%),其穿透率(T)与反射率(R)之和非常接近100%(但仍小于100%,存在微小的吸收和散射损耗)。 分光方式可以简单分为两类,一类是以光透反射比例实现分光的比例分光片,如50/50、70/30分光片等;另外一类则是以波段划分的二向色镜,在专业光学领域被统称为二向色镜或分色镜,其应用覆盖紫外、可见光及红外波段。

比例分光片结构图

(比例分光片)

二向分光片结构图

(二向分光片)

分光光楔:为提升大尺寸分光片的机械稳定性和抗变形能力,其基底厚度通常会增加。此时,后表面产生的反射光(鬼像)会与主反射光(前表面反射光)在空间重叠,形成干扰性杂散光或干涉噪声。为消除此干扰,可将分光片加工成具有微小楔角(典型值0.5°~3°)的光楔结构。该楔角使前后表面不平行,导致后表面反射光经折射后以显著角度偏离主反射光路,从而实现物理隔离。

注意:光楔结构同时会使透射光束发生偏折,在需要严格准直的应用中需进行光学补偿(如使用配对反向光楔)。

 分光光楔结构图

分光光楔

分光棱镜,是把分光膜镀在直角棱镜的斜边表面上,再胶合一个同样形状的棱镜(或通过光胶工艺结合)。最常见的形态是立方体,也有其他直角棱镜组合等形式。其工作原理是通过在待胶合(或光胶)的棱镜表面上镀制分光膜。入射光到达这个内部分光膜时,一部分反射,一部分透射。棱镜的结构设计使得反射光和透射光从不同的面出射,并且最常以90度角分离。

普通分光棱镜

普通分光棱镜

普通分光棱镜(中性分光棱镜):以实现能量分束为目标,通常不控制偏振态。其分光膜(金属膜或介质膜)对S偏振和P偏振的响应存在差异(偏振依赖性),设计时力求最小化此差异。入射光可为自然光、偏振光或部分偏振光,无需满足S/P分量相等。两束出射光为能量近似相等但偏振态混合的部分偏振光。在对偏振一致性或分光比精度要求极高的系统中,其性能可能不足。

 偏振分光棱镜

偏振分光棱镜

偏振分光棱镜(PBS):由一对高精度直角棱镜胶合而成,斜面镀有多层介质偏振分光膜(或采用金属线栅)。当非偏振光垂直入射时,分光膜高效反射S偏振光,透射P偏振光,使两束出射光从相邻垂直面出射,且偏振态正交(反射光≈S光,透射光≈P光)。

注意:

出射光为高度偏振化(消光比通常>100:1),但存在轻微偏振泄露;

入射偏振光的偏振方向直接影响分束比(如45°线偏振光入射时,两路光强相等);

介质膜型PBS适用于常用激光波长(如488nm, 532nm, 633nm, 1064nm)或窄波段;

金属线栅型PBS可在紫外至红外宽波段工作,但损伤阈值较低。

 消偏振分光棱镜

消偏振分光棱镜

消偏振分光棱镜(NPBS):通过优化多层介质膜堆栈结构,大幅降低分光比对偏振态的依赖性(S/P光分光比差异 <5%);其偏振特性出射光偏振态与入射光无关,适用于任意偏振光源;其窄带型成本低,宽带型需复杂膜系(百层量级),分光比可能随波长波动;严格依赖设计入射角(通常0°或45°),角度偏离将劣化性能;

激光适用性:

低功率激光:全类型适用;

高功率连续激光:优先选用光胶或空气隙型结构;

脉冲激光:需验证膜层损伤阈值(通常 <500mJ/cm²@1064nm, 10ns)。


标签: 分光镜
电话咨询
邮件咨询
在线地图
QQ客服